近日,上海市教育意昂4命名第四批53 家上海市教育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我校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陳蓓麗勞模領銜的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創新工作室成功入選。本次“上海市教育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評選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勞動模範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教職工以勞模為先進榜樣,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上海教育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陳蓓麗社會工作與人工智能創新工作室含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界骨幹9人。工作室負責人陳蓓麗曾獲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中國社會工作優秀人物、上海市育才獎等。該工作室依托上海高校智庫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開展決策咨詢🧩、政策推動等服務社會工作與社會發展💊,在政策建議、標準製訂、社會立法🟠、指數發布等領域取得一定成效🏙。近年來工作室開展了《基於人工智能的社會工作實踐實習實訓平臺》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設專項🏓:社會工作實驗室建設》項目等,已形成《大數據驅動的社會工作:前景與挑戰》、《大數據時代下城市擴展的精細化研究》、《智慧社區建設的實踐邏輯——基於對上海周鎮的經驗研究》等多篇CSSCI論文。
工作室以“育人”為本🏋🏻♀️,強調學以致用。開設“人工智能與社會發展”𓀀、“計算社會科學”等專業課程,研發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實踐教學管理平臺“智社”,並初步形成了社會工作幹預實訓系統方案。同時⤵️,該工作室立足社區🧑🏿🍳,積極服務國家戰略。近年來🐊,先後與徐匯區、浦東新區等圍繞社會治理績效評價、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居民社區參與、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等重要議題深入研究🤳🏽,推動創新實踐項目,推動上海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建設。工作室成員還參與了民政部大愛之行——全國貧困人群社工服務及能力建設項目的督導工作,持續督導和支持上海🚵🏽、江蘇南京、徐州,山東濟南🛥、青海海東州多個項目的督導工作🪖,服務國家脫貧攻堅工作。